庙里的鼓的歇后语_答案
庙里的鼓歇后语答案
庙里的鼓——人人打得
相关歇后语
相关的歇后语有
- 绳索套在马颈上——身不由己;不由自主
- 穿裤扎脚音——毫毛不丢一根
- 尿壶烫酒——不是正经家伙;不是个家伙
- 狼夸羊肥——不怀好意
- 瞎子讨饭——摸不着门道
- 耗子啃书本——咬文嚼字
- 孙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——站得高,看得远,登高望远
- 呆子吃砒霜(pi shuang砷的氧化物。剧毒)——找死;送死
- 牵牛上独木桥——难过
- 半夜打雷心不惊——问心无愧
- 马尾拴鸡蛋——难缠
- 一锛两斧头——没有分寸
- 井里的吊桶——任人摆布;由人摆布
- 温水烫鸡毛——难扯
- 粪筐上插花——死(屎)心眼
更多歇后语
- 石灰刷烟囱——表里不一
- 从狗洞里爬出来新郎——不走正道
- 糯米粑粑——软货
- 嘴巴一张,看得见肚肠——一贫如洗
- 留得青山在——不怕没柴烧
- 烟囱顶上长棵树——高不可攀
- 夹火钳子——一头热
- 大姑娘不要婆家——假的
- 破庙里的菩萨——东倒西歪
- 鏊子(ao zi烙饼的炊具。铁制圆形平底)里摊饼——不敢(擀)
- 骡子陪考——比劲大
- 羊圈里的骆驼——数它大
- 叫花子打狗——一手功夫;边打边走
- 碗底朝天——空空如也
- 放出去的风筝——越飞越远(比喻想得无边际。)
补充阅读
歇后语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,品味生活,明晓哲理,提升智慧,是熟语的一种。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,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,以前文示意,也可以前后文并列,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,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,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《庙里的鼓的歇后语_答案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