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里插棒槌歇后语_下一句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> 《眼里插棒槌歇后语_下一句》正文 作者: 成语故事烩 发布时间: 2020-03-04 23:16

眼里插棒槌的歇后语

眼里插棒槌——受不了

歇后语图示

相关歇后语

相关的歇后语有

  • 炮筒里的炮弹——一触即发
  • 蒜头疙瘩戴冷帽——装大头鬼
  • 苍蝇找屎克螂做亲——臭味相投
  • 对岸上的公公——与我无关;与己无关
  • 饺子破皮——漏了馅(比喻事情暴露了。)
  • 麦田里种棉花——一举两得
  • 绒球敲锣——打不响
  • 娃娃吹喇叭——小气
  • 阴天打阳伞——多此一举
  • 曹操杀吕布——悔之莫及
  • 对着锅底亲嘴——触一鼻子灰;碰一鼻子灰
  • 脚夫的腿,说书的嘴——练出来的
  • 卖胡琴的碰上卖布的——拉拉扯扯
  • 软刀子割头——不知死活;死活不知
  • 娃娃玩肥皂泡——吹起来了

更多歇后语

  • 鹰饱不抓兔,兔饱不出窝——懒对懒
  • 草绳子拔河——经不住拉
  • 碓窝吞下肚——实(石)心眼
  • 叫花子嫁长工——穷对穷;一对穷
  • 卖完孩子唱大戏——庆的什么功
  • 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薄——小气鬼
  • 歪脖子看表——观点不正(比喻没有一个正确的看法。)
  • 打靶中靶心——恰到好处;不偏不倚
  • 广东人说北京话——南腔北调
  • 烂汽车过朽桥——乘人之危
  • 尼姑的木梳——多余
  • 屎壳郎飞进桂花园——一阵香,一阵臭
  • 瞎子跳高——凶多吉少
  • 竹子当鼓——敲竹杠
  • 打烂门牙咽肚里——干吃哑巴亏;吃了哑巴亏

说明

歇后语也叫俏皮话,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,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,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,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,以其独特的表现力。给人以深思和启迪,千古流传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。

《眼里插棒槌歇后语_下一句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