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加三减五歇后语_下一句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> 《二加三减五歇后语_下一句》正文 作者: 成语故事烩 发布时间: 2020-03-04 23:32

二加三减五下一句

二加三减五——等于零

歇后语图示

相关歇后语

相关的歇后语有

  • 灯心草做琴弦——不值一谈(弹)
  • 放大镜下的细菌——显而易见
  • 洪水淹了龙王庙——一家人不识一家人
  • 开山放瞎炮——不想(响)
  • 两手托刺猬——棘手;碰到棘手的
  • 眉毛上挂帘子——不显眼
  • 七斤面粉调了三斤糨糊——尽办糊涂事
  • 杀人和尚念佛经——假慈悲;假慈善
  • 四大天王丢盔弃甲——大败而逃
  • 驼子打伞——背时(湿)
  • 下雨不撑伞——淋(轮)着啦
  • 一脚踢不出个屁来——窝囊废
  • 祖宗三代的家务事——一言难尽
  • 毒蜘蛛织网——碰不得
  • 滚水锅里捞出的棉花——熟套子

更多歇后语

  • 蒺藜窝里睡觉——浑身不自在
  • 老奶奶的嫁衣——老古董
  • 卖豆芽的不带秤——乱抓
  • 牛屁股后面念祭文——说空话
  • 人老还穿儿时衣——过时货
  • 霜打的黄瓜——蔫(nien花木、水果等因失去水分而萎缩)了
  • 屠夫家里的肥猪——早晚得杀
  • 瞎子打枪——漫无目标
  • 一本经书看到老——墨守成规;食古不化
  • 祖传的被单——破烂不堪
  • 朝廷吃煎饼——均(君)摊
  • 稻草绳做裤腰带——尴尬
  • 斧头打凿凿人木——一物降一物
  • 箭头离了弦——勇往直前
  • 两口子拜年——多此一举

补充阅读

歇后语原始意义的歇后语,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,也叫“缩脚语”,由前后两部分组成:前一部分起“引子”作用,像谜面,后一部分起“后衬”的作用,像谜底,十分自然贴切,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,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。

《二加三减五歇后语_下一句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