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对铃铛的歇后语_答案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> 《一对铃铛的歇后语_答案》正文 作者: 成语故事烩 发布时间: 2020-03-04 23:24

一对铃铛歇后语

一对铃铛——不见空得慌,见面就叮哨

歇后语图示

相关歇后语

相关的歇后语有

  • 顶石头上山——多此一举
  • 竹林里栽柏树——亲(青)上加亲(青)
  • 无牛狗拉车——将就凑合
  • 三千丈的悬崖——高不可攀
  • 林冲上梁山——逼出来的;官逼民反
  • 裹脚布做阳伞——一步(布)登天
  • 电风扇的脑袋——专吹冷风;吹冷风
  • 钟馗受骗——被鬼迷往
  • 瘟神下界——百姓遭难;四方遭灾
  • 人到八十拜花堂——老来喜
  • 老鼠尾巴生疮——小毛病
  • 钢钎凿到石头——一捶一个眼
  • 鼻子上抹蜜糖——干馋捞不着
  • 宣统坐江山——只有三年
  • 蜀绣被面包小人书——话(画)里有话(画)

更多歇后语

  • 篾匠赶场担一担——前后为难(篮)
  • 济公当和尚——不吃素
  • 大拇指搔痒痒——随上随下(比喻听凭支使,照吩咐办事。)
  • 张天师捉妖——拿手好戏
  • 王悄斗石崇——甘拜下风
  • 肉骨头落了锅——啃(肯)定了(比喻确定无疑。)
  • 廉颇背荆条——负荆请罪
  • 过河碰上摆渡的——巧极了;难得;得之不易;凑巧了;正好
  • 长竹竿进巷道——直来直去
  • 野牛闯进火海里——有命没毛
  • 铁锤当炒勺——砸锅
  • 米筛挡房门——心眼多;心眼不少
  • 鸡蛋壳上找缝——白费功夫;枉费功;白费劲
  • 大懒使小懒——懒对懒
  • 张飞上阵——横冲直撞

相关知识

歇后语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,还有一种是谐音的,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,由前后两部分组成:前一部分起“引子”作用,像谜面,后一部分起“后衬”的作用,像谜底,十分自然贴切,扩大意义的歇后语,在北京叫俏皮话,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。

《一对铃铛的歇后语_答案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