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伯墓前哭爹歇后语_下一句
大伯墓前哭爹下一句
大伯墓前哭爹——上错了坟
相关歇后语
相关的歇后语有
- 三伏天的爆竹——一碰就炸
- 戏台上的小卒——走过场
- 八千岁留胡子——大主意个人拿
- 肚脐眼里灌汤药——心服口不服
- 拉不出屎怨茅坑——错怪
- 屁股上捅一刀——背后整人
- 土地爷啃地瓜——窝囊神
- 张飞卖肉——一刀切
- 大门楼里敲锣鼓——里外有名(鸣)声
- 鸡子儿(鸡蛋)碰碌碡(liu zhou石磙)——完蛋
- 庙门前的石狮子——一对儿;龇(zi)牙咧嘴
- 芭蕉插在古树上——粗枝大叶
- 断了柄锄头安了把——有了把柄
- 喇叭佬娶老婆——自吹
- 破饺子——溜边了
更多歇后语
- 兔子进磨道——充什么大耳朵驴
- 张天师画符——玩的骗人术
- 大胖子走窄门——难进;自己跟自己过不去
- 济公走路——疯疯癫癫
- 磨道放屁——臭一圈
- 四个鼻孔烂了仨——一个鼻孔出气
- 咬住苦瓜当芒果——上当一回
- 吃错了耗子药——胡折腾
- 耗子舔猫屁股——送死
- 麻雀落在牌坊上——东西不大,架子不小
- 山羊野马在一起——不合群
- 小鬼拜见张天师——自投罗网
- 抱着枕头跳舞——自得其乐
- 房梁当椽子(chuan zi)——大材小用
- 老虑戴上假面具——人面兽心
相关知识
歇后语前半段比喻部分,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,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、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,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,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,原始意义的歇后语,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,也叫“缩脚语”,喻物类歇后语用某种或某些物件、动物作比方。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,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。
《大伯墓前哭爹歇后语_下一句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