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湿了水歇后语_下一句
棉花湿了水下一句
棉花湿了水——不谈(弹)了
相关歇后语
相关的歇后语有
- 儿子打老子——情理难容;无法无天;岂有此理
- 临老学绣花——晚了;迟了
- 湿柴火烧锅——憋气又窝火
- 摇篮里的婴儿——是人不知道人事
- 大姑娘盼闺女——想得太早
- 君子不犯法坐班房——白挨
- 吃窝头就辣椒——图爽快
- 鸡毛掉井里——不声不响
- 牛给羊抵头——仗着脸上
- 碗碴子(小碎块)剃头——难受
- 八只脚的螃蟹——横行霸道
- 扶着醉汉过破桥——上晃下摇
- 马戏团的小丑——走过场
- 水瓢上记账——一概抹销
- 渔船上打儿子——跑不了
更多歇后语
- 稻田里干活——拖泥带水
- 癞蛤蟆张口——专吃自来食
- 人到八十拜花堂——老来喜
- 小偷打官司——输定了
- 撑阳伞戴凉帽——多此一举
- 黄连树下喊上帝——叫苦连天
- 泥水沟里游泳——施展不开
- 娃娃贴对子(对联)——上下不分;不分上下;倒贴
- 挨打的狗去咬鸡——拿别人出气
- 风车尘土——不费劲;不费力
- 麻线搓绳——合在一起干
- 豆腐打地基——根基太软;底子软
- 老寿星骑仙鹤——没路(鹿)
- 傻二小吊孝——哭了半天,不知死的是谁
- 鸭子爬树——为难
解释
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。给人以深思和启迪,千古流传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,是熟语的一种。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,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,以前文示意,也可以前后文并列,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,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,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。
《棉花湿了水歇后语_下一句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