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粒米熬三碗汤歇后语_下一句
一粒米熬三碗汤的歇后语
一粒米熬三碗汤——淡而无味
相关歇后语
相关的歇后语有
- 早开的红梅——一枝独秀
- 钱塘江里洗被单——大摆布
- 房梁做锄把——大材小用
- 小卒子过河——有去无回
- 茶壶有嘴——说不出话
- 孙武用兵——以一当十
- 金刚钻儿包饺子——钻心痛
- 猪八戒败阵——倒打一耙
- 热蹄子马——闭不住
- 棺材铺掌柜的——想卖不敢说
- 哑巴喊救火——干急说不出
- 南天门上种南瓜——难(南)上加难(南)
- 稻草肚子棉花心——虚透了
- 握着蒺藜(ji li 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皮有尖刺)死不丢——不怕扎手
- 柳树开花——无结果;不结果
更多歇后语
- 茶铺子里的水——滚开
- 贪吃不留种——顾前不顾后;过一天算一天
- 开弓不放箭——跃跃欲试;虚张声势
- 抓住鼓槌子不放手——老敲打
- 傻大姐的画——图赖
- 喝西北风堵嗓子——倒霉透了
- 一失足成千古恨——悔之莫及;后悔已晚
- 皮鞋打蜡——一时光
- 蹲在皮球里过日子——受尽窝囊气
- 姜太公说相声——神聊
- 芝麻开花——节节高;节节上升
- 瘸子驼背——卑躬(背弓)屈膝
- 狗咬吕洞宾——不识好人心
- 盐场的伙计——爱管闲(咸)事
- 泥菩萨打架——散了
解释
歇后语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,喻物类歇后语用某种或某些物件、动物作比方。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,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,古代的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,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。
《一粒米熬三碗汤歇后语_下一句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