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打的葫芦歇后语_下一句
铁打的葫芦下一句
铁打的葫芦——口难开;不好开口;不开窍;难开窍
相关歇后语
相关的歇后语有
- 丈二厚的屋基——根底深
- 翅膀长硬的鸟——要飞了
- 粉球滚芝麻——多少污点
- 孔雀头上绑鸡毛——一语(羽)双关(冠)
- 庙堂里算命——疑神疑鬼
- 蛇被抓住了七寸——浑身酥软
- 巴掌长疮——毒手
- 大下巴吃西瓜——滴水不漏;点滴不漏
- 河滩里盖房子——靠不住;不可靠
- 老头吃麻糖——越拉越长;越扯越长
- 披着破被子上朝——穷尽忠
- 孙行者的毫毛——随机应变
- 胸口塞羊毛——乱糟糟
-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——现原形了
- 带泥的萝——有点土气
更多歇后语
- 黑瞎子照镜子——熊样
- 冷饭团发芽——无奇不有;天下奇闻
- 笸箩(po luo盛谷物等的器具。用柳条或篾条等编成)里睡觉——卑躬(背弓)屈膝
- 瘫子掉井里——捞起也是坐
- 袖筒里伸出一只脚——夸大手
- 百只麻雀炒碟菜——尽是嘴
- 胆汁滴在眉毛上——苦在眼前;眼前苦
- 猴子戴金冠——惹祸大王
- 脸蛋贴膏药——眼前就是毛病;破相
- 七斤面粉调了三斤糨糊——尽办糊涂事
- 桃子掉地上——熟透了
- 曹操遇蒋干——误大事
- 对着棺材许愿——哄死人
- 脚面上长眼睛——自看自高
- 卖木脑壳被贼抢——大丢脸面
补充阅读
歇后语古代的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,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,是熟语的一种。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,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,以前文示意,也可以前后文并列,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,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,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。
《铁打的葫芦歇后语_下一句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