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婆婆看嫁妆的歇后语_答案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> 《老婆婆看嫁妆的歇后语_答案》正文 作者: 成语故事烩 发布时间: 2020-03-04 23:22

老婆婆看嫁妆歇后语

老婆婆看嫁妆——下一辈子的事

歇后语图示

相关歇后语

相关的歇后语有

  • 等天上掉馅饼——坐享其成
  • 发射出去的火箭——扶摇直上
  • 喝凉水塞牙缝——倒霉透了;真倒霉
  • 家雀变凤凰——越变越俏;尽想好事;想得倒美
  • 腊月的井水——热乎乎
  • 离群的羊羔——孤孤单单
  • 卖豆腐带种河滩地——水里来,水里去
  • 脑袋上放钥匙——开头难
  • 钱塘江的潮水——看涨
  • 沙滩上拣小米——不够工夫钱
  • 水牛见了骆驼——矮了半截子
  • 饭店里的臭虫——吃客
  • 何家的姑娘嫁郑家——正合适(郑何氏)
  • 见狗扔骨头——投其所好
  • 癞蛤蟆赶船——搭不上帮

更多歇后语

  • 立秋的石榴——点子多
  • 满嘴塞黄连——说不出的苦
  • 嫩竹扁担挑重担——自不量力;吃不住劲
  • 敲头顶脚底响——灵透了
  • 山顶上点灯——四方有名(明);高明
  • 说书人刹板——要钱;且听下回分解
  • 土瞎子看告示——装模做样
  • 象棋盘里走跳棋——不对路数
  • 药铺里卖棺材——往最坏处想
  • 丈母娘夸姑爷——好得很
  • 百年松做柴烧——大材小用;屈才
  • 城隍爷扑蝴蝶——慌了神
  • 刀尖上翻跟头——不怕死;好危险;冒险;好险
  • 疯狗的尾巴——翘不起来
  • 黄鼠狼吞鸡毛——填饱肚子就行

补充阅读

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:前一部分起“引子”作用,像谜面,后一部分起“后衬”的作用,像谜底,十分自然贴切,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,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,前半段比喻部分,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,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、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,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,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。

《老婆婆看嫁妆的歇后语_答案》由成语故事烩整理发布,转载请保留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