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帜易帜-拔帜易帜的解释与故事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成语故事大全 > 正文 作者: 成语故事烩 发布时间: 2020-02-18 13:54

成语“拔帜易帜”怎么读

bá zhì yì zhì

“拔帜易帜”是什么意思

帜:旗帜;易:换。比喻推翻别人,自己占有。

成语“拔帜易帜”历史典故

 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,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,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,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,攻击赵国。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挡。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拔给他三万军队,从小路出发,出奇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及粮食;而它的前军抵达井陉时不与交战。这样的话,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韩信和张耳的头颅。陈馀是个读书人,不爱使用诈谋奇计,认为韩信的兵不过数千,经过千里行军,巳非常疲惫,可以直接予以攻击,因此没有采纳李左军的计谋。韩信手下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后,十分高兴,放心东下井陉,进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之处,韩信下令休息。半夜里,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,让他们每人拿着一面红色旗帜,从小道来到井陉口山后隐蔽起来,同时对他们说:“我将另派一支军队与赵军对垒,并假装败退。这样,赵军必定倾巢而出,前来追击。你们乘此机会快速进入赵营,拔掉赵军的旗帜,换上我们汉军红色的旗帜。”接着,韩信又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,叫他们背水摆开阵势。赵军见汉军排出兵法上最讳忌的背水之阵,都哈哈大笑,以为汉军自己断了后路。天刚亮,韩信指挥这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进发,赵军立即打开营门迎击。战了一段时间后,韩信、张耳命汉兵丢掉旗鼓,向水边退去。汉兵退到水边阵地,再也无法后退,只得拼死作战。这时,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,趁赵营无人守卫,快速冲进赵营,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,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。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,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,无法取胜,想返回营地,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,以为赵王已被汉兵抓住,顿时军心大乱,各自逃命。接着,汉军两面夹击赵军,结果主将陈馀被杀,赵王被活捉。

成语“拔帜易帜”汉语拼音,“拔帜易帜”解释和历史故事

扩展书目

成语系汉字文化精华,相当多的成语典故源自于史书,切勿孤立来看,列出如下名著以作推荐书目:

  • 《昌黎先生集》-唐-韩愈-文起八代之衰的典范之作
  • 《史通》-唐-刘知几-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著
  • 《汉宫秋》-元-马致远-颠覆历史的现实主义悲剧杰作
  • 《李太白集》-唐朝-李白-将浪漫主义推向极致的诗歌集
  • 《孙膑兵法》-战国-孙膑-战国兵书之杰

拔帜易帜成语逐字释义

“拔”字的释义

拔的声母和韵母ba拔的五笔rdcy拔部首扌拔的笔画8拔怎么读bá拔是什么意思拔bá抽,拉出,连根拽出:拔腿。拔草。拔牙。拔苗助长。夺取军事上的据点:连拔数城。吸出:拔毒。拔火罐儿。选取,提升:提拔。拔擢。超出,高出:海拔。挺拔。拔... >>点击查看详情

“帜”字的释义

帜的声母和韵母zhi帜的五笔mhkw帜的部首巾帜的笔画8帜怎么拼zhì帜是什么意思帜(幟)zhì旗子:旗帜。独树一帜(单独打起一面旗号,喻自成一家,亦称“别树一帜”)。笔画数:8;部首:巾;笔顺编号:25225134帜的出处帜幟zhì【名】(形声。从... >>点击查看详情

“易”字的释义

易的声母和韵母yi易的五笔jqrr易的部首日易的笔画8易怎么拼yì易的意思易yì不费力,与“难”相对:容易。易与(容易对付)。易于。和悦:平易(a.态度谦逊和蔼;b.指语言文字浅显)。改变:易手。易地。变易。交换:交易。贸易。轻慢... >>点击查看详情

“帜”字的释义

帜的声母和韵母zhi帜的五笔mhkw帜的部首巾帜的笔画8帜怎么拼zhì帜是什么意思帜(幟)zhì旗子:旗帜。独树一帜(单独打起一面旗号,喻自成一家,亦称“别树一帜”)。笔画数:8;部首:巾;笔顺编号:25225134帜的出处帜幟zhì【名】(形声。从... >>点击查看详情

拔帜易帜成语接龙

止戈为武

成语“止戈为武”怎么读拼音zhǐ gē wéi wǔ“止戈为武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“武”字是“止戈”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成语“止戈为武”历史典故公元前597年...

置之度外

成语“置之度外”怎么读拼音zhì zhī dù wài“置之度外”是什么意思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成语“置之度外”历史典故西汉末年,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,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、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...

志在四方

成语“志在四方”怎么读拼音zhì zài sì fāng“志在四方”是什么意思四方:天下。立志于天下。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。成语“志在四方”历史典故战国时,鲁国的孔穿(孔子第5代孙)去赵国游历,跟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和季节结成好友。孔...

指鹿为马

成语指鹿为马怎么读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指鹿为马是什么意思 指着鹿,说是马。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 成语指鹿为马历史典故 秦朝二世的时候,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。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,就想了一个主意。有一天上朝时,他...

趾高气扬

成语“趾高气扬”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“趾高气扬”释义趾高:走路时脚抬得很高;气扬:意气扬扬。走路时脚抬得很高,神气十足。形容骄傲自满,得意忘形的样子。成语“趾高气扬”典故春秋时,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,是个专门重视外貌,不...

知彼知己

成语“知彼知己”拼音zhī bǐ zhī jǐ 结构:ABAC式四字成语“知彼知己”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,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。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。成语“知彼知己”典故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,他字长...

纸上谈兵

成语“纸上谈兵”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“纸上谈兵”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。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。成语“纸上谈兵”典故赵括从小学习兵法,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匹敌。他的父亲赵奢曾经评论说:...

至死不悟

成语“至死不悟”汉语拼音zhì sǐ bù wù“至死不悟”解释至:到;悟:醒悟。到死也不醒悟。成语“至死不悟”故事古时候,临江地区有一个人外出打猎,捉到了一只小麋鹿,心中十分高兴,便把这小麋鹿带到家中养了起来。这人平时爱好养狗,...

知难而退

成语“知难而退”汉语拼音zhī nán ér tuì“知难而退”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成语“知难而退”故事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是两个比较大的国家,它们为了争夺霸权,相互之间不断进...

纸醉金迷

成语“纸醉金迷”汉语拼音zhǐ zuì jīn mí“纸醉金迷”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。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。成语“纸醉金迷”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。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,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