斋公丢腊肉的歇后语_答案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谜语大全 > 正文 作者: 成语故事烩 发布时间: 2020-02-27 14:55

斋公丢腊肉歇后语

斋公丢腊肉——难开口;不好开口;不好声张

歇后语图示

相关歇后语

相关的歇后语有

  • 钝刀子砍豆腐——拣软的欺
  • 剪了翅膀的八哥——看你还能飞上天
  • 麻雀开会——细商量
  • 墙上挂帘子——没门儿;无门
  • 天上的月亮——看得见,摸不着
  • 鸭子下河滩——呱呱叫
  • 百里草原安家——孤孤单单
  • 大人不记小人过——宽宏大量
  • 好女嫁歹汉,驴子吃牡丹——搭配不当
  • 老大哥拍胸脯——兄弟放心
  • 南京路上的霓虹灯——五光十色;光彩夺目
  • 圣人遭雷击——好心不得好报
  • 武大郎服毒——吃也死,不吃也死
  • 张飞卖秤锤——人强货硬
  • 城隍庙里着了火——小鬼的嘴里都冒烟

更多歇后语

  • 饿汉抢猪头——争嘴吃
  • 酱菜店里的抹桌布——尝尽辛酸
  • 马笼头给牛戴——生搬硬套
  • 挨着火炉吃海椒(辣椒)——里外发烧
  • 大风地里吃炒面——有口难开(比喻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来。)
  • 广东人说北京话——南腔北调
  • 腊月底看农历——没日子啦
  • 磨刀水洗头——脑筋生锈
  • 山头上搭戏台——高高在上
  • 文火蒸糕——闷(焖)起来了
  • 圆的做盖盖,方的做牌牌——各有用场
  • 茶铺子里的水——滚开
  • 肚子里行船——内行(航)
  • 鸡毛敲钟——不想(响);没回音
  • 轮胎上的气门芯——里外受气

相关知识

歇后语最早出现“歇后”这一名称是在唐代。《旧唐书·郑綮列传》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“郑五歇后体”(一种“歇后”体诗),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,是熟语的一种。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,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,以前文示意,也可以前后文并列,谐音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,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。看到这类,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,因而也更饶有兴味。